趴窝中文 >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 第260章 一个美丽的误会

第260章 一个美丽的误会


要说囤积这茅台酒,谭震还得感谢王成。

  要不是他,谭震还没有机会收藏到这么多的茅台酒。

  要知道那年头可是计划经济体制,买什么东西都要票。

  像这种大规模的采购就更不用说了。

  没有过硬的关系,你就是再有钱,也买不到茅台酒。

  王成是川省人,他有个姑姑嫁到贵省茅台镇。

  也是巧了,她的丈夫恰好就在茅台酒厂上班。

  而且还是在销售科工作,自然就给了谭震购买茅台酒的便利。

  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谭震说起想要收藏茅台酒的事。

  王成一听,立马就上了心。

  在他的心里,谭震就是他的救命恩人。

  没有他,自己父亲就可能永远瘫痪在床。

  自己也可能无法坚持到大学毕业。

  他一直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谭震,现在机会来了。

  王成立马就打了电话给他姑父,要他务必帮忙。

  还把谭震帮助他的事情也在电话里说了。

  他姑父一听,呦!这可是老王家的恩人呐!

  这忙必须得帮!

  何况这还是给他们销售部创造业绩。

  这种利人利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年头买茅台酒是要票的,何况买这么大量的茅台酒。

  为了不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王成姑父和谭震经过多次沟通以后,想到了一个法子。

  谭震以港岛发达电子公司北京办事处的名义向茅台酒厂下单。

  以出口创汇的名义掩人耳目。

  虽然这酒没有出国,但是购买方确实是港岛的。

  而且这销售款收到的也是实打实的港币,也算是出口创汇了。

  买酒的钱也是谭震委托文智林办理的。

  所有的费用到时候从谭震的红利中扣除。

  这样自然双方得利,两边都是皆大欢喜。

  茅台酒厂得到了宝贵的外汇,谭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茅台酒。

  为此,王成的姑父还得到了酒厂的表彰,毕竟出口创汇可是大事。

  在那个年代,国家为了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对外汇是异常的渴望。

  可以说只要你能拿外汇来大陆购买东西,除了某些国之重器。

  其他的东西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是一些古玩字画,在友谊商店都是明码标价。

  而且上面还特意标明,只能用外汇券结算。

  这也间接说明当时国家对外汇的需求是多么的强烈!

  谭震当时定了1000箱,每箱12瓶,合计瓶。

  全部也就是二十多万港币的样子。

  按理说这样的小单在茅台酒厂算不了什么。

  茅台酒厂好歹也是一个大型国企,这点钱塞牙缝都不够。

  可是那年头一切跟创汇有关的都是大事。

  当时茅台厂还专门派了一个人千里迢迢的把茅台酒押运到京。

  指望着跟客户沟通后再捞一个大订单。

  为年底的创汇任务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没想到到了谭震指定的地点,货卸进了仓库,却没见着正主。

  谭震安排财务付了款就让他离开了。

  这也让茅台酒厂大失所望,出口创汇的希望也成了泡影。

  其实这也不怪谭震,他只是收藏而已。

  还没狂妄到要帮茅台酒厂卖酒到国外的地步。

  外国人的饮酒习惯跟中国人不一样,茅台酒在海外其实并不是很畅销。

  真正买它的人其实都是以华侨为主,外国人其实并不感兴趣。

  他们喜欢喝的一般都是威士忌和葡萄酒。

  中国茅台酒的那种酱香味。

  在他们看来就像中国的臭豆腐一样让他们难以接受。

  只有那些重口味的人才会喜欢。

  收到这些茅台酒以后,本来他是想把这些茅台酒都放到地下密室中去的。

  可是密室毕竟空间有限,谭震就把它先存放在他卧室的隔壁房间。

  看着这堆积如山的茅台酒,谭震瞬间又有了购买四合院的冲动。

  想当年童话大王郑渊洁为了放置读者来信,特意买了四合院用来存储。

  却是无意中给他造就了一番泼天财富。

  既然他都可以,自己也可以呀,谭震心里想。

  …

  现在还处在春节期间,京城的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还没有上班。

  小燕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听说家里来了客人,屋里面小燕的兄弟姐妹也都出来了。

  张大哥看起来已经年近三十,跟张成功一样的高大。

  剑眉星目的,也是一个帅小伙。

  小伙子很精神,不过身上的中山装看起来有些褪色。

  估摸着手头也不是很宽裕。

  张大哥虽然顶了老爷子的职位,可是他没有张成功的本事。

  毕竟会计这个行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般人真心做不了。

  于是张大哥每天在工厂也就做一些端茶倒水的活,一个月下来也就三十多块钱。

  两个月的工资还顶不上老爷子一个月的钱。

  要知道张成功在通达公司可是100元一个月的基本工资。

  每个月还有奖金和其他补助,一年下来可不少挣。

  这也让他很是羡慕,甚至还动了想去通达公司的念头。

  他试探着跟老爷子一说,却被张成功给骂了个狗血喷头。

  张成功始终觉得,这合资公司虽然工资高,可是毕竟是私人企业。

  哪有国营单位来的实在,还旱涝保收。

  这也是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想法。

  在他们的骨子里,对私营企业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疑虑。

  小燕的弟弟妹妹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还在上初中。

  他们显然听小燕说起过谭震。

  看到这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大学生,眼里都是小星星。

  来的时候谭震就准备了小红包。

  大过年的,这个必须有!

  要是万一碰上有什么亲戚上门的,人家给红包。

  你不给,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过年了,按我们老家的习俗,给个红包,祝你们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谭震掏出两个小红包,微笑着塞到小燕弟弟妹妹的手里。

  也没多少,一个红包也就20块钱。

  太多了他怕引起别人的误解。

  毕竟现在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的水平。

  两个小孩有些拘束,想接又不敢接,都转头看着张成功。

  看样子张成功的家教还是很严的,没有得到他的允许估计不敢收。

  “又让你破费了,这多不好意思呀?”

  谭震又送礼又给红包,搞得张成功心里都有点犯嘀咕。

  难道这小子跟自己姑娘真有事,上门提亲来了?

  谭震看着张成功满脸踌躇的样子,就知道他想多了。

  他笑了笑,说道:

  “张叔,这是我们南方的习俗,过年都要给小孩发红包,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

  张成功松了一口气,冲两个孩子挥了挥手。

  “拿着吧,还不谢谢哥哥…”。

  “谢谢哥哥…”。

  两个小孩看到父亲的示意,立马高兴的接过小红包就出了门。

  看样子是去巷子口买鞭炮去了。


  (https://www.pwgzw.com/zw/39394/45192.html)


1秒记住趴窝中文:www.pwg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w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