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窝中文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439章 安谁的心

第439章 安谁的心


大殿上,李四一番话说完之后,李源和李二全都陷入了沉默。

    两人都听懂了李四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其实重点就在最后的那句话上,“安人心”。

    安谁的人心?是李四背后天策齐王府众人之心。

    是天策上将府,齐王府,陕东大行台,左右武卫,左右威卫

    是生于微末,起于江淮,被李四所拣拔的寒门武人。是在跟关陇豪族们争斗之中被压制的中原士族。

    是两淮这个从没出过什么世家大族却遍地坞堡,强宗豪右武断乡曲的四战之地。

    在战前,关中有兵有将,还能以大义的名分压制齐王这个关东各派的共主。

    但现在,代表关中的卫府军几乎全部被葬送在河北了,而齐王麾下的军队折损不过数千人。

    如果不是真的顾念大局,李元徽有足够的实力自立。

    反而是关中经历大败之后自保都难。

    但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北燕存在,所以大唐现在决不能内乱。

    李元徽把话说的很明白了,就差直接说你们别废话了,要不是我压着下面早乱套了。

    形势比人强,已经同意交权的李源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倒是李二犹豫了半晌之后也点头同意了。

    但李二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兄终弟及之后,你李四之后,传给谁?

    李四直接道,大哥的子嗣。日后传位的顺序就是四兄弟的子嗣轮流。

    李源当即表示赞同李三郎也没意见。

    随后,宿国公独孤怀义和宰相裴弘德作为见证,侍中裴继执笔,撰写诏书和盟约,又召集洛阳文武,公之于众后封于金匮之中。

    盟约之中还提到了,若有违背盟约者,共击之。

    但盟约虽然成立,但其有多少约束性,那就是全看实力了。

    出宫城的时候,李二走在前面,李三和李四跟在后面。

    走到宫门处,李二在上马前停住脚步,回头看着李四道:“四郎,你谋算很久了吧?”

    李四想了想,然后道:“二哥,还有比现在更好的方法吗?”

    李二闻言沉默了,摇了摇头,随后上马。骑在马上之后看着远处的洛阳天街,一望无际,随后心中顿觉宽阔,笑道:“也是,总好过我们同室操戈!贻笑千古。”

    随后纵马而去。

    李三和李四站在原地看着的李二背影消失在视野之中。

    “四郎,从今天开始,咱们兄弟跟二哥之间,可能就是对手了啊。”

    李三郎饶有兴致说道。

    李四则回了一句,“兄弟之间因为争夺家产吵架不稀奇,更何况咱们是阿耶还在的时候就分家了.”

    李三笑了笑,随后也离开了。

    兄弟三人分别之后,各自回到自己在洛阳府邸

    李源同意交权以后,自然是由太子监国,但晋王和齐王也自然不可能什么不要,只拿着一個未来的继承权就完事了。

    实际上,兄弟三人之间才刚刚才开始。

    因为战败,朝堂上大批的位置都出来了,李二要跟自己的幕僚商议,哪些位置上该任用什么人,哪些位置上要换成自己人。

    除了要快速的掌握权力之外,也要考虑李三和李四的利益。

    至于李三和李四,他们所看重的那就是地方上的实力了。

    目前来说,关中、陇右、河西这是李二的基本盘,但目前实力大损。

    荆州、蜀中、汉中、河东,这些地方的李三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李四就不用说了,陕县以东都是他的地盘。

    李三和李四身上都兼职大行台,也就是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把抓,但李三目前能直接控制的只有河东一地。

    其余荆州北部和蜀中、汉中这些个地方虽然在地图上能连成一片,但实际上都是独立的地理单元。

    但李三同时在关中也有大量的支持者,影响力只比李二差一点。

    这就跟李二势力范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李源这边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这兄弟三人虽然会有矛盾,但在让他交权这件事上是没有争议的,所以他也没法。

    何况河北的战事败的太惨了,有些事他也的确没有脸面再去跟儿子们对峙,争执。

    李四的齐王府里,商议的主要还是洛阳周边的防务,以及中原和两淮的秋收。

    母亲大唐在黄河沿岸,主要兵力都大概集结在兖州的白马黎阳,和洛阳一带。

    白马有赵大旧部三千人,刘元庆部五千人,柴荣的兖州军三千余人,黎阳有刘元庆部四千人,赵大旧部三千人。

    洛阳这边,陈瑱部左威卫十个折冲府万余人,黄君汉部五千余人,萧释之部万余人,加上李元徽的亲军八千,也就是三万余人。

    此外,左右领军卫还有数千人,以及段雄所部万余人,左右骁卫残部两千余。但这一万多的军队,李二是肯定要带回关中的。

    关中那边的形势也很危急。

    第二日,兄弟三人带着几个主要幕僚,再次在宫中齐聚。

    李二带着杜克明、房乔、薛收、薛元敬,李三带着崔孝同、祖君彦、姚毅。李元徽这边有李百室、李青莲、独孤颍、于志宁、高侃等。

    此外,宰相裴弘德,裴继,宇文成业三人,还有失去权力的李源,全都在场。

    李二直接道:“儿臣恐长安会有些动荡,阿耶不妨就在洛阳多住些时日。”

    李源闻言,长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明白,李二的意思是让他在洛阳待些时日,这段时间给李二要把长安变成自己的地盘。

    等他再回去的时候,估计就是傀儡了。

    但眼下就是让他回去,跟李二也没得争,河北一战威望全都赔进去了。嫡系人马也都全军覆没。

    想争也没得争了。

    随后李二作为太子,也说了自己的安排,洛阳毫无疑问的,肯定是齐王李元徽的。麻烦和压力也是。

    此外就是段雄所部和左右骁卫的残部他要带走,这一点上众人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本来就都是他的旧部。

    总之就是,关东之事悉决于齐王,河东之事悉决于晋王,关中和朝堂悉决于太子。

    至于什么时候禅让,这事兄弟几个也都没提,李源更不会主动提。

    眼下局势这么紧张,总得把局势平息了以后才能谈到这个。

    此外就是关于人事方面的调整,兖州都督柴荣要回长安。这不是李四看着姐夫碍眼,想给他挪走,而是李二主动提出要姐夫柴荣回长安帮他稳定局面。

    李四自然也不会反对。顺势提出了堂兄淮阳郡王李玄道担任兖州刺史。这是李氏宗室之中为数不多的齐王派。

    至于其他级别的人事调整和任命,根本就不需要在这个场合进行商讨。

    什么太守将军之类的官职,那都是晋王和齐王两人自己就能够决定的。

    而李元徽的最后一项提议,是升洛阳为东都。

    (本章完)


  (https://www.pwgzw.com/zw/27380/45013.html)


1秒记住趴窝中文:www.pwg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w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