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窝中文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454章 名正言顺

第454章 名正言顺


李三郎这句话让李元徽笑了笑,而后却也并假惺惺反驳几句。有些事早些时候已经图穷匕见了,那就没必要藏着掖着。在某种角度来说,两人是盟友,但另一个角度来开,两人之间又是对手。

    但就目前来看,两人包括长安的李二,都需要在兄弟情深的框架下行事。

    有时候内忧外患会帮你变得体面,让你内部更加团结。而李家兄弟目前的想法趋向一致,肉烂在锅里。

    转过天,就是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民间也有说法叫灯节。

    整个洛阳城都因此变得极为热闹,坊市之间一夜间多了不少花灯,有些看起来还很粗糙,想必是赶工的时间太紧了。

    倒是御街上和宫门前,官造的灯依旧精致,特别是齐王和吴国公出钱打造的灯,更是看着大气又精致。

    李元徽早起之后,先是如往常一样,开弓射了二十支箭,确保自己的手感。而后跟王妃一起用过早饭。

    李元徽看见桌案上的摆着的早饭,自己面前的是肉饼和羊汤。王妃面前摆着的清粥和小菜。

    不禁皱起了眉头,“你现在一点荤腥都不沾了?”

    慕容佳音笑道:“最近身子有些沉”

    李元徽闻言摇了摇头,因为他想起是怎么回事了,眼前这位这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为了还愿茹素。不过看着她下巴都快溜尖了,相比这些时日一直是在茹素。

    他想说一句,别信这个,没什么软用,但话到了嘴边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又点点头。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李家人其实信佛的不在少数,大哥两口子,二哥两口子,包括已经早逝的窦太穆皇后.其实李源也信,但为了正治考量,立国的之后直接宣布道教为国教。

    只有李三和李四两人,基本是不信神佛的。

    李四有时候还觉得自己本身存在,就是一件很玄幻的事,但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当你了解了大多数的寺院和大多数的僧人以后,有些事你就很难再去相信那套学说了。

    至于道那边.只要是不嗑药,那就无所谓了。学学他们的养生方法其实不错。但他们炼的金丹银丹可不兴吃啊.

    但作为一個统治者来说,这佛爷可是跟天子有利益冲突的。

    现在这天下大乱的时候,不能乱搞,但等着天下承平了,有些事该做就得做。

    实在不行咱也信个佛,但是咱没钱的时候,佛爷是不是也得借点钱给弟子花一下?

    想到这,李元徽突然笑了笑。

    王妃则很是诧异,但却没问你笑什么,因为这种笑她是比较熟悉的,一般是有求于人之前

    夫妻二人一起用了早饭,李元徽出门之前随手缓过来一个内侍,等到近前来一看却是王妃面前最的用的高力士。

    “我出征的这些时日,王妃都在忙些什么?是不是又整日在佛堂里诵经?”

    高力士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回大王,的确如此。”

    李元徽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而是径直离开了。整日诵经能为了什么?无非是替他祈福罢了。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暖的。

    出了宫门骑上马,直奔皇城内的尚书省。现在天策上将府和陕东行台全都在这。

    进入到天策上将府内,一众僚属和将领们全都等在这了,李元徽跟众人开始讨论战后的论功行赏,以及各军现在的编制。

    不久前刚刚被任命为天策府中都护的赵炯是第一次参加天策上将府的军议。

    提拔他进入天策府,主要是李元徽看中了赵大留下的六千精锐,这可都是跟他转战多年的百战老兵,这可是到嘴边的肉,这不吃过分了。

    李元徽打算借着战功的名义,先把赵二提拔到天策府,而后自然顺利成章的把那些旧部纳入天策府直属之中。

    现在赵大本人去了长安为官,他的这些旧部里面,能打的猛将可不少。

    至于赵二,这种人也是放在眼皮底下最踏实。

    赵大本人上位之路,其实有太多赵二的谋划,后人只看到赵二拿到位置,还以为他是占了大哥的便宜。但其实早在赵大活着的时候,赵二就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不然为什么一个开国皇帝,想要迁都洛阳的时候,支持者寥寥无几?

    也不看看开封那是谁的地盘.

    这哥俩要是在一处,能干出什么样的大事出来真说不定,但现在的话,一个在关中一个在洛阳,那就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赵大跟自己的旧部分开,其实也是因为李二想要用他这个前朝名将,估计接下来要委以重任。

    但这些精兵强将,可就便宜齐王府了。

    而站在这些人的角度来说,给齐王效力,那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了。

    这还有犹豫什么?而且这也不是抛开老领导背主求荣,老领导在大唐也是臣。

    在大唐,跟着太子殿下和两位大王,都错不了。

    确定了一众功臣的战功等级之后,李元徽看着这份长长的名单心里也就有数了。

    随后跟众人谈论了一下接下来的军队整编内容,一众将领全都表示大王您尽管折腾,怎么整编绝无二话。

    李元徽对众人的态度还是挺满意,都很识趣。

    这边天策府里开着会,李三郎则在李源所在的太极宫,陪他说着话。

    李源还是很关心河东已经关中局势,听李三郎说突厥人闹得很厉害,本来想回关中的心又放下了。

    关中长安虽然繁华,但还真比不得洛阳,洛阳的水运发达,也就代表了各地的特产和奇珍异宝进入洛阳更为便捷。

    而且为了建造这座城,前朝可是花了非常大代价,建城死了多少人到现在都算不清。

    但有一条可以确定,那就是这座城是建在累累白骨上的。

    “.四郎这场仗虽然取胜了,刘玄机也退兵了,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度出兵,但洛阳跟河内不过是一河之隔,等到河北兵马齐备,粮草充足之际,自然还是要再度南下.”

    “那以你之见,我大唐何日能够收复河北啊?”

    “刘玄机虽然生于微末,但却有汉高之才,兼霸王之勇,雄主也,如今全据河北,人心归附,南北相抗之势已成,与其跟在大河跟刘玄机较劲,还不如先灭东西两魏”

    父子二人说道天下大势,李三侃侃而谈道。

    “三哥所言,正合我意。”

    这边正说着,李四从殿外走进来,手中拿着功臣名录,本来他是来找李源走个程序,把这些功臣的晋升和封爵的事给敲定一下。

    虽然李源现在不管是,但有些事上李四还是愿意给老头个面子,装模作样的请示一下,就当是让他高兴高兴了。请示过后,也变得名正言顺起来,比长安那边太子发的诏书来的正规。

    从这个方面说,李元徽还是挺喜欢李源接着在洛阳住下的。

    大义在手啊。

    (本章完)


  (https://www.pwgzw.com/zw/27380/44998.html)


1秒记住趴窝中文:www.pwg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w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