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窝中文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458章 猛将拔于行伍

第458章 猛将拔于行伍


时间上已经来到了二月中旬。

    这段时间里,李元徽先是对一众功臣进行了封赐。

    慕容三藏、罗士襄、张镇恶、尉迟敬德、刘元庆、段武达、娄浚、张琼、石彦超等十余人,全都因为战功卓著而得到嘉奖。

    其中慕容三藏被封为城阳郡公,罗士襄为河阳郡公,张镇恶为汉中郡公,刘元庆为彭城郡公,尉迟敬德首次封爵就得到了高平县公。

    随之而来的,就是李元徽对于军队体系整改。

    其实这事他本来是白沟之战后就想做了,但因为换俘和接下来的大战,也根本顾不上。

    现在燕军退兵,邙山之战又取得了胜利,这种情况下李元徽肯定是要借势整顿一下的。

    该罢黜的罢黜,该晋升的晋升,编制要正式确定下来,缺额的该补齐的补齐。

    帐下亲军,编制还是十八营,三千六百人。窦奉节为左都督,王杰为右都督。

    王杰是李源的外甥,出身琅琊王氏,是祁国公王翊的同母弟,也是追随李元徽许久,骁勇善战,此战跟随罗士襄身后,带着二百骑兵冲击上万人的军阵,表现极为亮眼。故得到升任。

    赵大旧部原本六千人,此战之后,还剩下五千四百余,李元徽给补齐至六千人,仍旧一分为二。

    原本归属赵二统率的三千人,建号“龙捷军”。以此战功勋卓著的张琼的为左都督,马仁禹为右都督。

    另外三千人,建号“神策军”石彦超为左都督,韩铎为右都督。

    成立最初只有僚属班底,而没有实际兵权的天策府,此时统辖“帐下”“骁果”“神武”“神策”“背嵬”“龙捷”六军。

    其中帐下亲军为三千六百人,背嵬军和骁果军都是两千余,神武,神策,龙捷三军都是三千人。

    合计一万六千余。

    又以李青莲为天策府中护军,于仲亨为中领军,赵炯为中都护,监护诸军。

    齐王府护军仍旧是六护军的格局,保持着六千人的建制不变,只是增加了几百个洛阳勋贵子弟和江淮豪族以及各军将领子弟充任扈从亲卫,李元徽还特别给他们赐号为天策带刀舍人。

    这其中有朱德裕的外甥李保和朱文正,段武达的侄子段孝先等,当然身份最显赫的,却是前朝皇子,新城郡公慕容克邪。

    这小子因为顽劣,又不务正业,被自己亲姐姐齐王妃慕容佳音给赶到姐夫身边做侍卫。

    李元徽倒是很乐意见到慕容克邪文不成武不就,毕竟是前朝皇子,还是他嫡长子的舅舅,这种身份要是还文武双全,胸怀大志,那就不太好了。

    至于其他各刺史部辖下的队伍,李元徽在亲自校阅过之后发现自己可能犯了先入为主的经验主义错误。

    兖州和南豫州、北豫州的万余军队,其实训练水平很不错,只是没经过战事历练。

    而更远的徐州军,其实战斗力更为可观,因为那是裴敏之操练出来的,但这次则没有调过来。

    这些州郡的援兵,洛阳战事结束之后李元徽并没有让他们立即回去,原本是打算等着江淮的左右武卫调上来之后再行归去。

    这好就接着这个机会让南豫州的数千兵马,返回的同时,顺路去支援江淮战事。

    江淮战事其实不用太过担忧,沿江防务他都选择了守成稳重之人。而南方人想要北上,并不容易.

    “彩,彩,彩”

    校场上,坐在暖棚内主位的李元徽被突然其来的喝彩声打断了思绪。

    今日在东城大营内举行的演武,是中护军李青莲提议的,让诸军各派勇士战将出马,进行步射、骑射、器械、角抵、马战、步战、拔河等多项技艺比试。

    各项比试的前三名分别都有丰厚的赏赐。

    这种盛事李元徽自然是要到场,一众将领就更不用了,能来的都来了。

    能让一众围观的军中好汉全都喝彩的,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来自右威卫的一个好汉,在马战、步战、步射已经完成的三个科目的演武比试之中,全部夺魁。

    而当下进行的骑射比试之中,又是技压群雄,开一石六斗的强弓,连发十二矢,皆中靶心。

    一旁的朱德裕也赞不绝口道:“此人真是骁勇无比,刺击骑射,冠绝一时,堪比常雁衡!”

    李元徽闻言,愣了一下,因为这個评价,听起来很熟悉。

    不过看这骁将在演武场驰骋的英姿,也不由的默认了堪比常雁衡这个说法。

    “这是哪位将军的部下?”

    李元徽随口问道。

    陈瑱道:“回大王,此人乃是左威卫第十二折冲府果毅都尉,沛郡符离人士,名叫傅惟学。”

    李元徽想了想,然后继续问道:“可是先登夺取河桥北城、中潬城的那个?”

    “是,大王所言,正是此人,率二百锐卒先登入城,一战斩首三十二级,是夺城首功。”

    “如此人才,竟然只是一个果毅都尉?”

    李元徽问了这个问题后,陈瑱直接被噎住了,他能怎么说?他一个左威卫将军最多也就能提拔到折冲府果毅都尉的官职了。之前才是

    再说这人打仗虽然勇猛,却也是个喜欢惹事的主,而且从军的时间又短。是他在这几年在徐州征兵的时候过来投军收容的,之前好像是常雁衡的同行,还在前朝的时候跟过几个反王,但都没成气候,这样的人陈瑱也自己用的都得慎重,也不敢贸然就举荐到李元徽面前。

    但今日这场诸军大演武,是让他彻底扬名,能入了齐王的眼,还真是一场造化。

    “令其上前来。”

    刚下马的傅惟学还处在亢奋状态,在这万人外观之中,技压群雄,对于崇尚荣誉的武人来说,远不是什么赏金能够比拟的。

    当看到身穿红色袍服的近卫过来传召他,更是心中狂跳,齐王?齐王要见我?

    一路跟着引路的近卫来到了台上,傅惟学看见一众将领之中唯一个没穿官袍和大袄,反而是轻裘缓带的年轻人,直接下拜道:“末将傅惟学,拜见齐王殿下。”

    李元徽见到这人身高八尺,孔武有力的武夫形象,心下也是好感顿生,笑道:“起身,近前来。”

    傅惟学起身,又上前几步,抬头看了一眼,只一个印象,这齐王生的好生俊朗,随后又紧忙低下头。

    “抬起头来。”

    傅惟学抬起头,与那双眼神对视了一眼,随后只感觉后背顿生寒意,紧忙又低下。

    李元徽又打量了他一眼,看他身上穿的衣甲有些旧了,胸前的铁护胸上还有箭矢留下的凹槽却笑道:“倒是个豪迈武人,传我诏令,赐鱼鳞全甲,锦袍,宝刀。”

    傅惟学闻言,当即喜道:“多谢齐王殿下。”

    鱼鳞甲造价很高,防护能力也非常好,对于武将来说是战场上能保命的东西,至于什么锦袍,宝刀,这些东西,你别管价值多少,这可是齐王赐下的!

    就这象征意义,那就是千金不易。

    李元徽继续道:“孤与东魏曹元静虽然是对手,但也觉得他是英雄,其人亡故,还派遣使者前去吊唁,但这曹炎小儿,在其父丧期内,还要出兵犯我州郡,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在这校场之中,见傅将军有关张之勇,不知傅将军可愿为孤破贼?”

    傅惟学当即伏地而拜道:“大王有命,虽登锋履刃,万死不辞。”

    “好,孤就命你为前锋,率千骑,与郭刺史一并驰援江淮。”

    “末将领命。”

    (本章完)


  (https://www.pwgzw.com/zw/27380/44994.html)


1秒记住趴窝中文:www.pwg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w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