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窝中文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271章 南下,吉

第271章 南下,吉


资金这一块,朝廷出一半,另一半发动地方捐款。

  如果还不够,那就借款。

  朝廷开出文书契约,向豪强借钱修路,承诺一年两年或三年后,凭文书契约偿还。

  并支付利息,归还年限越长则利息越高。

  地方富户大姓们还是挺积极的,毕竟,这路修了,大家都受益。

  修路的这副重担自然也是压在了诸葛亮肩上。

  而刘备的意志自然首要考虑的,因此益州道路五年规划率先动工的,便是从成都向南往滇池方向修。

  这点刘禅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因为这条路线将会经过大莋一带。

  这时期这里可能不是很有名,但在后世可是大名鼎鼎的攀枝花。

  这个策略一提出来,其实就是再次将益州的人力物力进行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压榨。

  因此刘禅此前想的是留在益州,想办法抄抄家、打打劫以充盈朝廷的人力物力。

  但是现在,蜀汉势力内部对北方雄心勃勃。

  这种王业不偏安的气势,刘禅认为应该鼓励。

  都说南中烟瘴之地,但刘禅身为医圣首席大弟子,原则上是不怕的。

  也正好带上百余号师弟师妹师侄,去混混资历,然后回来在益州各郡县推行医务官制度。

  因为刘禅对医疗体系的重视,江陵军医医学院已经有数百学员。

  由于授课的是张仲景的族人和弟子,原则上讲,这数百人其实都算是刘禅的师侄。

  当今天下,已经沦为下九流的医家,在蜀汉再次盛行。

  最盛行的地方是荆州。

  张烨、张炆等人,作为张仲景给刘禅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撑起了荆州医务官官僚体系。

  荆州这次瘟疫横行,医家出手治愈十数万人,早就被老百姓歌功颂德了。

  还有张星彩曾经主持的医馆也被他们接手,目前正在配合着医务官体系在荆州各城池开设分馆。

  因为要让百姓看得起病,提供的主要是平价药,靠此挣钱是不行了。

  但该举措给刘禅带来的收获远远大于区区钱财,巨大的声望在民间口口相传。

  医家追神农为医家始祖,扁鹊为先师,张仲景为医家圣人。

  民间多有挂这些人画像祈福的,认为拜他们可以祛病消灾。

  然后,在张仲景画像旁边,有一个少年人亭亭而立,露出一副悬壶济世、大爱世人的神情。

  没错,就是刘禅。

  刘禅觉得,有必要让那些不服王化的南蛮好好沐浴一下自己的功德。

  当刘禅向自己的臣子们说出自己有请缨南下的想法的时候,众人皆哗然。

  南中,成年人去了都得脱层皮的地方。

  世子的身份何等高贵,为何要这般冒险?

  他们不明白,为何刘禅总是要这般勉强自己,总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

  刘备去汉中,无非是让曹魏境内更乱一些。

  若是世子坐镇成都,王上征伐南中,此必胜之局。

  为什么就不能求稳?!

  他们的心思刘禅不知道,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刘禅有自己的回答。

  因为蜀是小国,魏是大国,若想以小博大以弱胜强,唯有全力以赴而已。

  众人议论纷纷,有支持刘禅南下的,比如邓艾、马承、李遗。

  他们渴望建功立业,进取性强。

  有坚持让刘禅坐镇成都的,比如谯周、吴班。

  一方面,他们家族利益在本地,刘禅出征需要出人出钱,另一方面他们已经有足够功勋,不必要冒险。

  还有纠结不知道该选哪个的,比如霍弋、李譔。

  总之,两种观点争执不下,谁也不能说服对方。

  虞翻就有意思了,他没表态。

  刘禅便主动询问:“仲翔先生有何见教?”

  “若是世子南下,将如何出兵?”

  “自然是大军兵临越隽,首先攻打越嶲夷首领高定元。这家伙好几年前就叛乱了,只是因为父王一直没能腾出手来收拾他。”

  “以征讨高定元的名义发兵南中,师出有名,还能麻痹其他豪强。随后发动投靠我们的豪强势力,多路攻入益州郡,最后在滇池汇合,灭掉雍闿一族。”

  虞翻微微点头,既然世子考虑到这一步,显然他是想南下的。

  于是他掏出龟甲,表示要进行占卜。

  众人闻言,停止争吵,纷纷看了过来。

  说实话,刘禅是不想放纵封建迷信肆意发展的,毕竟人还是应该相信科学。

  只是虞翻接下来的表现令他有些小意外,并对这时代的神棍多了些了解。

  只见虞翻龟甲中的铜币第一次掉出后他面色微微一闪,然后啪的一下抓起重来。

  第二次结果出来,是吉卦。

  这下谯周、吴班也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蜀中人对这玩意的信奉程度为天下各州之最。

  随后,刘禅在众人的帮助下写了一封奏疏。

  讲了一些肉麻的话,什么古代哪个孝子给父母亲自尝汤药啊,咬手指头母亲疼之类的。

  反正就是以孝道为切入点,述说了刘禅为父分忧,替刘备领兵南下的正确立场。

  然后表示自己会如何如何稳重,听取他人意见,凭借着将帅忠心将士用命取得这场胜利。

  最后再拜请老刘同意自己的不情之请。

  写完之后,刘禅看了一遍完全不想再看第二遍。

  说实话,他自己是写不出这么……这么讲究的奏疏的。

  当然,奏疏也不是给刘备看的,是给尚书台那群官员归档的,就是告诉天下人是刘禅主动请缨要去的。

  刘备那边自然是刘禅亲自去说。

  老刘很纠结,既欣慰刘禅能担当大事,又觉得让刘禅去南中有些冒险。

  有了稳定的基业之后,老刘的心态变了,刘禅在他心目中地位节节攀升。

  考虑到老刘会迟疑。

  在此之前,刘禅便先说服了诸葛亮和法正。

  诸葛亮是求稳的,本意是不想刘禅去,说南方不毛之地,容易生病。

  但刘禅却说:“正因如此,自己更要替父亲去了。您也不想别人说您教导出来的徒弟不孝顺吧。”

  并且刘禅坚称自己医术高超,且带着一大堆军医没人比自己更合适了。

  法正这人比较激进,刘禅一说他便表示支持。

  有这俩人跟着一块劝,自然能说动老刘。

  于是,蜀汉朝廷便以刘禅为主帅展开庙算部署。


  (https://www.pwgzw.com/zw/27068/45181.html)


1秒记住趴窝中文:www.pwg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w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