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由奢入俭难
推荐阅读:穿进诡异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 奋斗明末之有个客机空间 大秦:开局献上狗符文! 寒门书生,开局先哄小娇妻 缅北归来,夜小姐霸道点怎么了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重生古代:从赤贫到千古一帝 宝可梦培育指南 嘉陵关刚结束,比比东找上门 开局逃荒,我靠千万物资娇养王爷
第107章 由奢入俭难
听完唐帝的话,一旁的苏培心中了然。
陛下这是将太子殿下刚才话实实在在入了耳的啊。
看来不久的将来,这大唐朝堂势必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啊……
而就在苏培心思百转间,唐帝已经飞快的拟好了一份诏书。
“苏培!派人去到吏部,给海廉传旨吧!”
苏培闻言猛地回神,连忙上前恭敬的接过了唐帝手中的圣旨。
“是!奴才这就即刻派人去传旨!”
苏培说罢也不耽搁时间,立刻就派了一个御前侍奉的小太监去到吏部传旨了。
很快,另一边收到圣旨的海廉也不负唐帝的期望,也立马就与楚萧投入到了科举制度的推广中。
海廉的办事能力自然是没话说,一出手就是雷厉风行。
而楚萧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子之位,也还是尽心尽力。
故而,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
不日,朝廷意图废除九品中正制度,并今后将采用科举考试的方式进行选官的告示就快速下达了大唐各州。
此事儿一出,立刻在大唐境内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当然,科考的事情一出,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了。
从前,大唐选官一直遵照着九品中正制度。
但是由此制度入选的却大都是世家权贵的子弟。
毕竟出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门槛。
普通人即便再有才华,没有出身,就注定与出仕无缘。
可是科考制度则是完全以才学论高低,这与那些非世族的人,简直就是莫大的福音。
故此,那些因为出身而被埋没的有才之士心中又再度燃起了希望,纷纷前去报名。
与此同时,另一边。
与寒门子弟们兴奋的表现不同。
世家门阀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就坐不住了。
废除就九品中正制度?
开什么玩笑?
先不说,九品中正制度是大唐祖皇亲自定下,记入唐律的选官制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九品中正的选官,几乎已经在世族的把控下。
它已经成为了世族入朝的一种特权。
多年来,世族就是靠着此等选官制度,获得了地位和权势,并一步步壮大了家族。
可现在呢?
朝廷竟然说要废除这制度,还要改成什么科举考试?
真如此,那他们世家今后岂不是再也无法享受这种特权了?
再者让他们世族同那些平民公平竞争?!
这也太抬举那些平民了吧!
张穆林自然也知晓其他世家知道这事儿后反应一定会很大。
于是事发之后,他当即就以丞相之名、大唐世家之首的名义,召集了各大家族的家主前来张家一叙。
并严肃的劝解各个世家莫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拎不清,暗生事端。
可此事牵涉他们利益,世家又怎可轻易妥协?
几位世家的家主心中愤愤,更是将矛头对准了张穆林。
“哼!不要妨碍科举?相爷这话说得轻松!”
“什么狗屁科举考试……”
“这明摆的就是陛下想要扶持那些寒门子弟上位的把戏!”
“您好歹也是百官之首,当初陛下提出这个制度,您怎的也不劝解阻止一番?”
“难不成,将来我等世族真要与那些寒门、平民同朝为官?平起平坐?”
“没错,我们不能让此制度推广下去——”
“对!必须阻止!”
“……”
一人话起,其余世族的家族长老也纷纷附和。
没有尝过特权之滋味时,他们或许可以接受这什么科举考试。
但他们早就尝过了特权的滋味,现在哪里接受的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然而,张穆林听着众人的叫嚷声却是不为所动。
“此事乃是太子提出,陛下亲自下旨!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诸位要是想要抗旨,本相也由得你们去。”
“不过,本相也不得不提醒你们一句……”
“自从陈桧好和崔伟的事情出了之后,陛下对于世家的戒心和忌惮就更深了。”
“本相不相信你们察觉不到,无论是之前让太子上朝,还是这次的科举推行……”
“都已经透露出了陛下削弱世家的意图。”
张穆林目光一一扫过在场的世家家主和族长,语气沉沉。
“你们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暗中使坏,陛下一定会追查到底!”
“且一但败露,迎接尔等的极可能就是家族覆灭!”
“诸位,你们确定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葬送整个世家吗?!”
“本相话已至此,孰轻孰重,你们看着办吧!”
说完这话,张穆林就缓缓闭上了眼眸,不再说一句话。
而在场的众人听完张穆林的这一番话,面上均是一僵。
显然他们也从张穆林的语气中听出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次唐帝执意要推行科举,可见对此有多看重……
若是知道有人在暗中破坏,岂能轻饶?
众人想到此处,也都渐渐沉默下来。
在场的都是各个家族的当家人,一时愤慨过后,也都逐渐冷静下来。
一个世族的昌盛可是经过了数代人的努力。
……他们自然不能会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断送整个家族。
为了不被唐帝抓到把柄,家族的安危。
众人只得暗暗咬牙,默许了张穆林的话。
只是……众人心中憋屈至极,个个脸色难看的要命。
最终他们将这一切的账,都记在了那个提出科举考试的楚越身上……
有了张穆林一番劝解,大唐各个世家为着家族的安危,终是没有暗中对着科举推行使绊子。
由此,此次科举制的推行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阻力,进行的十分顺利。
天下的学子在听闻科举考试的事情,纷纷闻讯而来。
而在得知科举制是由太子提出的。
一时间,众学子心中都对楚越感激不已。
以前多少人因为出身而无缘朝廷。
之后更因为苦于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报效朝廷、报效国家,而颓废?
如今,太子提出的科举制度,终于给了众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至此,记嘉峪关、曲水宴等时间后,楚越在大唐众读书人的心中的形象又再度上升了一个层次。
(https://www.pwgzw.com/zw/25520/45345.html)
1秒记住趴窝中文:www.pwg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w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