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窝中文 >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 第253章 西八,是什么意思?

第253章 西八,是什么意思?


“……”

    听了刘据的话,东方裕胸口都不由的闷了一下。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此前在逐慕苑见证这位太子给齐王开刀的时候,也没发现他这张嘴如此厉害啊,怎么遇上家父就立刻锋芒毕露……

    哦对了,听闻此前“废立太子之议”的时候,他还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来着。

    一干牙尖嘴利的儒生和贤良文学都被他喷了个狗血淋头,最后连命都搭了进去,这嘴要是不厉害那才怪奇。

    心中想着这些,东方裕偷瞄了一旁的东方朔一眼。

    啧啧啧啧!

    哎呦呦,我亲爱的父亲呦,这是咋了,怎么脸还一阵红一阵白了呢?

    平日父亲不是挺能言善辩的么,前几日儿子跪请天子斥责你女人换的太勤,你到了天子面前还振振有词,如今怎么才被太子说了一句,脸就挂不住了?

    这一刻,东方裕心中对刘据充满了感激。

    这就是一物降一物么?

    看来天子是约束不住自己的这个不成器的父亲,日后也别再去劳烦天子他老人家了,还是多与太子来往一下,请太子多帮帮忙吧……

    “请殿下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东方裕当即对刘据施了个大礼,郑重承诺。

    刘据微微颔首,又问:

    “对了,你以前接洽过外国使团么,一会见了辰国使者,是否想好了该如何与辰国使者交涉了么?”

    “这是下官根据陛下旨意提前写好的交涉摘要,请殿下过目。”

    东方裕闻言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册简牍,双手呈了上来,

    “至于交涉的技巧,下官此前虽未曾接洽过外国使团,但昨日也特意请教了大鸿胪的前辈,学习了一些经验,想来应该没有问题。”

    刘据接过简牍略微扫了一眼。

    发现受篇幅所限,里面主要就是相关“辰国之策”的几个概要,不像后世一样那种具体到每一句话的发言稿,看来这场交涉东方裕是要自由发挥。

    结果他刚要说话,却见一旁的东方朔已经恢复了过来,没脸没皮的自告奋勇道:

    “殿下不必忧心,正所谓上阵父子兵,陛下命下官前来协助犬子,自是考虑到了这個问题,下官会在适当的时候查缺补漏,绝不会让犬子辱了大汉的气度。”

    “依我看,此事东方先生就不必参与了吧?”

    刘据斜睨过去,幽幽说道。

    东方朔一听就愣住了,当即急道:

    “殿下,下官也是奉命前来办理此事,怎可说不参与就不参与?”

    他自打在宣室殿撒尿被刘彻贬黜之后,此前一直在宦者署待诏。

    直到前些日子因刘据给刘闳开刀的时候,刘彻才将他召进宫去封了个中郎,然后没多久就委派了这个任务。

    因此这是他起复之后办的第一件事,如果到了这里却被刘据排除在外,等刘彻知道之后,他这个中郎恐怕也做不了多久……

    主要是家中的美人养不起了,真的养不起了,总是在儿子那里拿钱拿物也不是个事,就算儿媳妇和孙儿们嘴上不说,心里也不知道在怎么骂他。

    “外交最忌讳的便是思想不统一,东方先生对这项国策颇有微词,又不愿与我这奸佞小人为伍,只怕稍后与辰国使者交涉时也无法与我等共同进退,最终影响了交涉成果,届时东方先生连累我与令郎还是小事,东方先生自己的性命亦是小事,怕只怕因此坏了国之大计,那我等便都是国家的罪人了。”

    刘据说着话又看向了东方裕,直接将问题抛了过去,

    “东方兄,你是这回的主使行人,你觉得呢?”

    “下官以为殿下所言极是,如此隐患断不可留。”

    东方裕躬身应道。

    “逆子,你!”

    东方朔没想到儿子这回真就摒弃了孝道,这时候都不替自己说一句话,心中气急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又亲自向刘据求情,

    “殿下明鉴,就在刚才下官又好好琢磨了一番,忽然就领会了这项国策的意义,如今思想已经与殿下完全统一!”

    “下官以为,殿下此计甚妙,殿下深谙兵法,兵者,诡道也!”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殿下此计正是应了这句兵家箴言,若可仅用谋交便化解兵事,兵不血刃便令小国不得不臣服,不亦可乎?”

    “何况王道霸道亦非绝对,曾经的南越闽越,如今的卫满朝鲜,皆为我大汉的藩属外臣,我大汉对其既施王道又施霸道,这些小国也并未因此甘心臣服,复叛之事时有发生,始终如同附骨之蛆令我大汉不得安宁。”

    “因此经殿下这番提点下官已经彻底悟了。”

    “王道霸道,那是对君子而言,这些小国哪里算得上君子,我大汉若还一厢情愿,那便是自缚手脚,自废武功,如何令天下臣服?”

    “我大汉必须让这些小国明白,若甘心臣服自有王道制之,若不愿臣服自有霸道制之,若敢虚与委蛇心怀不轨,我大汉的阴谋诡计更是层出不穷,无人可出其右。”

    “非我大汉没有大国风度,是我大汉的风度只对君子,不对小人!”

    “若有人对此还有微辞,就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从这些小国身上找找原因,与我大汉又有何干?”

    “不知殿下以为,下官可悟到了点上?”

    说到这里,东方朔已是义愤填膺,情绪激愤,仿佛刚才反对“辰国之策”的人不是他,将刘据视作奸佞小人的人也不是他一般。

    “欸……”

    这回倒换东方裕脸上挂不住了,苦恼的捂住了脸。

    太丢人了,这究竟是个什么极品父亲啊,他现在正在演绎的就是奸佞小人,而且一看就是那种坏到撒尿尿的都是黑水的奸佞。

    就这德行也评判旁人呢,真不知他哪来的脸。

    还好我随我母亲多一点……

    “……”

    刘据亦是对东方朔刮目相看。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东方朔此刻就是这个大儒,而且还辩的头头是道,引经据典,孔子总结的那五大恶,他现在肯定也能占其中三恶。

    这实在和他对东方朔的认知有些出入,或许是受了后世某些以他为主角的电视剧影响,又或是司马迁对他的记载还颇为正面,让他先入为主以为东方朔滑稽的同时至少还是个有原则的人。

    不过不得不承认。

    东方朔的才思的确十分敏捷,话锋转起来真是毫无障碍,义理精辟,言辞才辩,堪称一绝,最主要他的脸皮是真厚,连刘据都自愧不如……

    “殿下,你看要不……”

    为了防止东方朔继续在刘据面前丢人现眼,东方裕总算被迫站出来为这个不成器的父亲说了句话。

    ……

    最终,东方朔还是参与到了与辰国使者的交涉之中。

    然后他与儿子,还有几个大行令的官员就一同见证了刘据的交涉能力,一个个光忙着记录他口中时不时冒出来的金句:

    “开始之前我先插一句。”

    “几位使者,从现在开始请你们始终记得,我大汉是从实力的角度出发与伱们讲话。”

    “西八,我再插一句。”

    “你们可要想清楚,战场上得不到的,你们派出再多使者与卫满朝鲜交涉也得不到,只有我大汉,能够使你们获得向卫满朝鲜提要求的资格。”

    “西八,我再强调一件事。”

    “没人能影响我大汉和辰国的友谊,卫满朝鲜不行,就连辰国也不行。”

    “西八,不知你们辰国仁有没有听过这句话。”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想喝奶除了会哭还得主动伸手要抱抱,否则就是哭丧了。”

    “西八,我最后再插一句。”

    “大汉不需要你们为大汉而战,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你们撑住了是入我大汉,没撑住也是入我大汉,这是未来的大势。”

    “区别只在于最终你们是以辰国的身份入汉,还是以卫满朝鲜的身份入汉,前者还能封侯,后者恐怕已经被卫满朝鲜喂了鱼。”

    “……”

    这种情况下,谈判进度推进的极快。

    反正刘据自己是爽了。

    身在一个自己的国家可以被称作“列强”、或者确切一点应该说是“超级大国”的时代真好。

    什么是外交,就是你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对方都得乖乖听着,还得仔细斟酌小心应答的时候,才有外交。

    他其实总共也没说几句话,就是偶尔见大汉官员过于注重礼节的时候插上一句。

    但他这偶尔插的一句却总能给在场双方都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大汉官员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表现的太过和善了,辰国使者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要求的太多了,引起了这位太子的不满。

    同时还有一个疑问,从头到尾都萦绕在他们脑海:

    “西八,是什么意思?”

    就连辰国使者都一头雾水,这时候他们国内还没这个说法,都以为是刘据特有的口头禅,却又没人敢追问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东方朔看向刘据的眼神也又悄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太子这些既俏皮又霸气的话究竟是如何想出来的,是不是有什么技巧,好听,想学。”

    (本章完)


  (https://www.pwgzw.com/zw/24586/45198.html)


1秒记住趴窝中文:www.pwg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w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