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窝中文 > 活埋大清朝 > 第九十一章 施琅大将军(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一章 施琅大将军(求收藏,求推荐)


  “皇上,”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赶紧出班奏道,“那都是蛊惑人心的瞎话,都是骗人的。”

  康熙皇帝看着这个平时挺能讲大道理的儒臣,忍不住就皱眉了。这个“翰林院说书”是怎么了?三国他都能说,怎么今儿到了天下为公和原儒他就不肯说了?原儒啥意思不大明白,可天下为公是出自《礼记》的,熊赐履怎么会不知道?难道这段时间他的心思都在说三国上,不会讲大道理了?

  “熊赐履,”康熙皱着眉问,“你有什么根据说他们是骗人的?如果他们不是在骗人,而是真的要天下为公,要儒道复古,要当原儒,又会如何?”

  是啊,你熊赐履熊说书有什么根据说朱三太子父子在行骗?

  南书房内的众人都把幸灾乐祸的目光投向了向来能说会道的熊赐履。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天下为公”,这个“原儒”对于翰林院掌院学士而言,都是非常凶险的问题!

  “皇上教训的是,臣太武断了。”熊赐履的认错态度很好,马上又给康熙皇帝跪了,不过他也不会真的和康熙讨论什么“天下为公”和“儒道复古”......他当然知道朱三太子父子在搞什么,但对他一个汉人儒臣而言,这两个都是有可能要掉脑袋的话题!

  必须干净利落的把“球”踢出去,哪怕踢飞了!

  所以他接着又道:“不过臣实在不相信朱三太子父子真的会搞天下为公......至于儒道复古,更是无稽之谈,何为复古?又如何复古?

  臣觉得,朱三太子父子不过是觉得反清复明信的人不多,所以才搞了这么一出,实在不足为信,亦不足为虑。”

  然后他话锋一转,“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速发大兵,选派良将,水陆并进,直捣贼巢!”

  康熙皇帝眉头皱了皱,抬抬手:“平身吧。”

  “谢皇上。”熊赐履松了口气儿,马上起身退到了一边。

  康熙又把目光投向了翰林院侍讲学士的薛章,“薛侍讲!”

  “臣在!”薛章赶紧出列向康熙皇帝下跪行礼。

  “你是前任潮州知府,该知道潮州地方上有哪些儒者吧?”

  “臣略知一二。”其实薛章压根不知道,潮州的儒都说潮州话,他根本听不懂。

  康熙道:“那你就走一趟广东,替朕摸一摸这些原儒的底。”他顿了顿,“朕授你个提督学政的官吧!”

  薛章这可真是中奖了!翰林侍讲才当了几日啊,这就提了学道,这样下去,部阁封疆都要不了太久了。

  薛章叩谢皇恩,而康熙则把目光投向了满人的首席大学士图海。

  “皇上,”图海也和熊赐履一样,压根不愿意谈什么“天下为公”和“原儒复古”,而是向康熙推荐起了良将,“刚才熊学士提及水陆并进,臣也觉得有道理,不过广东福建两省的水师实在太弱,恐怕难以担当水路进兵剿贼的重任。

  所以臣想向皇上推荐一员良将,只要皇上启用他去整顿福建水师,就足以讨平朱三太子和郑经二贼!”

  “他是谁?”康熙问。

  “前任福建水师提督,现任内大臣施琅!”

  “施琅......”康熙皇帝想到这人,眉头就轻轻皱了起来。

  这施琅现在所任的官职是内大臣,从一品的官,看着挺大一只,但实际上是个屁用没有的闲差,他每天都工作就是在太和门那边看大门。

  原来这清朝的内大臣其实就是侍卫处里面管侍卫亲军的官,是护卫皇帝的官......似乎挺重要的,但是这个内大臣的数量有点多了。总共有六个内大臣,八旗中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出二人。另外,在六个内大臣之上,还有六个领侍卫内大臣,也是上三旗各出二人。

  也就是说,一个小小的侍卫处里面有十二个大臣!而被他们这十个大臣管着的侍卫,拢共才五百多人,平均一个就管四十几个侍卫。

  而施琅又是镶黄旗汉军的奴才,而且不是“陈汉军”,而是资历浅薄的新汉军。

  所以在侍卫处的十二个大臣里面,施琅永远是垫底的存在!

  别说其他大臣不买他的账,就是下面的侍卫也不当他回事儿。稍微上点档次的侍卫不是满洲权贵出身,就是资格很老的陈汉军......譬如替多尔衮刷过马桶的邓忠。

  最奇葩的是还有个名叫孔四贞的女孩子,也在施琅当内大臣的时候,开后门进了侍卫处,还直接当了一等侍卫!

  施琅这个内大臣见了她还得跪下磕响头自称奴才......男上司见了女下属得跪下磕头自称奴才,职场上谁见过这事儿?

  而更让施琅郁闷的是,他还没钱可捞,施琅可是大贪官啊!历史上他打下台湾之后,就把台湾良田贪了三分之二,还把台湾岛圈起来当成了自家的庄园,年年收“施侯大租”一直收到甲午战争!

  可他现在不可能在侍卫处贪啊,在侍卫亲军吃空额喝兵血的不可能。

  皇帝再糊涂,总能搞清楚有几个侍卫保护自己吧?而且那些侍卫大多都是有后台的,能让施琅克扣他们?而且他们也不会给施琅送礼,施琅上面还有十一个领侍卫内大臣和内大臣呢!

  实际上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侍卫都不大愿意理睬他。他一个“胡建人“,一口的闽南话。而别的侍卫不是老东北就是新北京,开口都是京片子或东北话。两边对话就是鸡同鸭讲,多费劲儿啊!

  康熙皇帝也不愿意和施琅多说话,不过他是勤政的明君,所以看过施琅的《边患宜靖疏》和《尽陈所见疏》。这两份上疏都是说怎么对付延平王府这伙明朝残余势力的!

  施琅的意思就是要打,而且要尽快用武力解决。而且施琅还认为延平王府就是纸老虎......因为延平王府下辖的人口太少,无力支撑大军,所以全军不足两万,大小战船不到二百。

  只要朝廷能信任他施琅,让他训练两万水师,就能一举荡平延平王府!

  这可比傻乎乎的搞杀敌一百,自损三千都不止的沿海迁界强多了。

  不过这两份上疏交上去的时候,执政的还是鳌拜。而鳌拜压根不信施琅,不是不相信施琅的建议,而是不相信施琅这个人!

  施琅是四臣啊!

  他最早是明朝的臣子,然后跟着郑芝龙投靠清朝,后来在清朝这边混得不如意,又投了郑成功,再后来又和郑成功闹翻又投了大清。这来来回回倒戈了三回,谁知道会不会有第四回?

  而且施琅还想去福建练兵两万,这可都是福建兵啊!

  八旗子弟连他们的话都听不明白,而且也玩不了水战,当然不能去统带,所以带兵就只能是施琅的同乡故旧,还一搞搞两万!

  耿继茂那么忠心的奴才,手里才三千旗军六千绿营,拢共九千人马啊!

  鳌拜要能让施琅这个四臣搞那么大,那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和鳌拜把持朝政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因为现在没有鳌拜,也没有穆里玛了!

  而且还出了个特别能打的朱三太孙,不仅本人打出了一个揭阳大捷,还把本来不大会打陆战的郑家军、邱家军给带起来了,连着夺了大清三个县城。

  康熙皇帝一时间也找不出可以稳赢朱三太孙八旗宿将,如果在没有鳌拜、穆里玛这种级别的名将压阵的情况下,就冒冒失失的派出压箱底的王牌八旗天兵。一旦失利,那吴三桂和其他手握重兵的汉人或汉八旗军头就真的要反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清朝廷就只能以量取胜——多搞点绿营兵,少派点八旗兵,用八旗押着绿营一波波的去消耗朱家和郑家的人马。

  在原本的历史上,康熙对付三藩之乱的时候就用得这一招。

  既然要以量取胜,那么有能力在福建拉起一支军队的施琅,当然就有了利用价值了。

  炮灰可不嫌多!

  不过康熙也知道要防着一定施琅这个四臣,免得他有了实力后又想入非非。

  


  (https://www.pwgzw.com/zw/13074/679851488.html)


1秒记住趴窝中文:www.pwg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wgzw.com